requestId:68a600b8e47464.42521871.
劉佳義:
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三場記者會現在開始。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政協委員談惠及民生”。
今天,我們邀請了五位全國政協委員出席記者會,他們是: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育委員會副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彪;全國政協常委,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胡曉義;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
本場記者會一小時左右,請提問時先通報媒體名稱,每次提問一個問題,現在開始提問。
2017-03-09 09:00:30
新華社記者:
有一個問題請問胡曉義委員。去年,我國60歲包養合約以上人口已經超過2.3億,我們發現在一些地區近年來仍然有基本養老金缺口等問題,請問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如何才能更好地持續下去,在現有的政策和措施下,如何才能保障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能夠安享他們的退休生活?謝謝。
2017-03-09 09:04:10
胡曉義:
養老保障問題確實是一個重大的民生問題,不光關系到當下的民生,還關系到今后幾十年的民生。我也注意到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就包養網是人口結構變化的數據,我心里算了一下,去年比前年60歲以上人口增加了886萬人。這是什么概念?每天增加24000人,幾乎不到4秒鐘就有一位人士進入到60歲以上的階段了,也就是說,老齡化的腳步越來越清晰,老齡化的鐘聲越來越緊迫。我作為一個長期從事社會保障工作的專業人員,對這一點覺得還是應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
2017-03-09 09:06:15
胡曉義:
我履職政協委員的職務4年以來,提了4個有關老齡化的提案,都得到積極的回應。當然我也知道,老齡化問題牽動著中國社會每一個家庭的神經。關于這個問題,我有幾點看法。
2017-03-09 09:07:31
胡曉義:
第一,大家還是要認識到,老齡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標志之一,不是洪水猛獸。迄今為止,我們人類所有有關人體的科學、發明都是指向延長壽命的,沒有一項科學發明是想縮短人的壽命。實際上我們也做到了,“十二五”期間,我國人口預期壽命平均增長了1歲,大家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現在我們做到了,孔子說“求仁而得仁,包養網又何怨”。所以,我們首先應該把這看成是一件好事。
2017-03-09 09:08:19
胡曉義:
第二,當然老齡化確實給我們提出了很多重大的挑戰。挑戰是全方位的,僅僅從養老保障這個經濟生活保障來說,我們也看到了巨大的壓力包養網推薦,人社部公布了很多數據我就不重復了。得出的結論是,就當下而言,我們養老保險基金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我相信這個結論是科學的,是符合實際的。
2017-03-09 09:10:43
胡曉義:
但是,也確實存在兩個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一是橫向上,養老基金的地區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出現了當期支付的缺口。二是縱向上老齡化加劇,我們未來養老基金支付的壓力可能會越來越大。這兩個挑戰都是嚴峻的。
2017-03-09 09:12:07
胡曉義:
第三,我們是有準備的,有條件、也有能力妥善應對老齡化的挑戰的。因為現在全社會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政府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這些措施是有針對性的,包括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來擴大覆蓋面,改善撫養比,包括進一步提高基金的統籌層次,在更大范圍內化解地區間不平衡,進一步完善繳費和待遇支付的政策,讓群眾更加了解多繳多得的機制,用我們的話說,就是不要等到臨近老年了,才想到生活怎么保障的問題,而是要做一個全職業周期的養老準備。也包括我們要增加外部的資源供給,增加財政投入,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還有通過包養價格投資運營來增加收益等。所以,我想招數是有的,辦法是有的,現在關鍵是落實。
2017-03-09 09:14:11
胡曉義:
第四,應對老齡化這件事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大家期待政府做更多的工作,包養站長政府也責無旁貸,這件事關系到每個甜心花園人、每個家庭,需要共同努力、群策群力。過去的20多年,我們在非常薄弱的基礎上建立起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引起了全世界矚目。去年,在巴拿馬召開的國際社會保障大會上,中國政府獲得了社會保障全球杰出貢獻獎。我想,這個榮譽不是哪個人、哪個部門包養網推薦,而是中國政府的。我念幾句頒獎詞:“眾所周知,中國已經崛起為強大的經濟體,相比之下,中國的社會長期包養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不那么為人所知,然而這些成就并不比其經濟成就遜色。當我們報告全球社會保障擴面所取得的進展時,一個重要部分歸功于中國。過去30年中,全球極端貧困減少的72%歸功于中國。”我想,國際社會對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如此評價,我們自己更應該有信心。我相信,以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凝聚力,我們一定有能力、有辦法戰勝老齡化高峰的挑戰,使全國老年人生活的越來越好,給中國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謝謝。
2017-03-09 09:15:50
鳳凰衛視記者:
這個問題提給黃潔夫委員,也是關于養老問題的。因為中國現在確實面臨老齡化的挑戰,像剛才胡曉義委員說的老齡化鐘聲已經敲響,大家對于養老產業的發展是非常關心的。政府已經表態說,支持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很多社會資本對此也很感興趣。您剛參加完全國政協關于醫養結合的雙周包養網座談會,請問您覺得中國醫養結合發展空間有多大?未來又面臨什么樣的挑戰呢?謝謝。
2017-03-09 09:19:24
黃潔夫:
你說的很對,去年,我們部分教科文衛體的委員去參加了調研,調研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業發展,參加了俞正聲主席主持的醫養結合養老型服務的雙周協商座談會。我對你的回答是這樣的,空間是很大的。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現在60歲以上的人數超過2.3億,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老齡社會,同時老齡社會的步伐發展很快,同時我們國家的老齡社會還有一些和世界不同的特點。首先,我們是未富先老;第二個是我們撫養的比例,一個家庭一個孩子,撫養比例比較高;另外,還有空巢化、失能的比例也比較高,所以給社會帶來較大壓力。這次,李克強同志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支持社會辦養老服務,特別是提到了要做醫養結合,。
2017-03-09 09:19:49
黃潔夫: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我們的養老機構與日本和中國臺灣相比,有些差距。他們有些口號“為天下的兒女盡孝,為各級政府分憂”,我覺得這個口號不夠全面,還要為政府、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出力。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從養老服務、從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來看,這是一個高需求率、高就業指數,當然還需要人力、物力,這都是其他產業比不上的,都是朝陽產業。比如,我們有社區養老,有居家養老,有醫療機構的養老,還有安寧療護,這些都是屬于醫養結合型的。如果這些都要發展起來,我們需要養老服務業有關的工作,包括護工、康復師、養老的醫生護士,國家可能增加1000萬就業的指數,所以這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
2017-03-09 09:26:10
包養網黃潔夫: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養老服務一定要跟醫改結合在一起,大家知道我們啟動的醫改是強基層、保基本、建機制,可是這么幾年下來,2009年雖然有了重大的階段性成果,但是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根本的緩解。在調研中,有一個干部說了一個例子,當時俞正聲主席在上海做市委書記的時候,有一個上海的市民寫了一封公開信給俞主席,說他父親得了癌癥,入院難,他還講了就醫過程中的一些難處。我們現在有一些老年病人,由包養感情于慢性病、癌癥、心腦血管疾病、心理障礙等疾病,由于醫院床位有限,這些老年人進院十分難。特別是我們要和醫改結合在一起,把三級甲等大醫院的資源下沉到地方去,把三甲醫院的品牌和一些空置的二級醫院和鄉鎮醫院結合起來,這樣把一些空置的二級醫院轉型成為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產業,這是大醫院的品牌,這樣的話,病人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困難了。
所以,我們想能夠把醫改緊密結合在一起有相應的政策,讓我們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業發展起來,可以為我們經濟發展增添一個新的增長點。謝謝。
2017-03-09 09:31:39
人民日報記者:
請問許家印委員。過去一年,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明顯成效,脫貧攻堅越到后面任務越重。去年全國政協就扶貧開發到大別山區、武陵山片區、延安等地進行了多次調研,鼓勵政協委員積極參與脫貧攻堅。作為政協委員和企業家,您認為企業參與扶貧開發的有效做法是什么?謝謝。
2017-03-09 09:37:26
許家印:
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說明你很關注扶貧問題。總書記多次強調,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黨對社會的莊嚴承諾。去年全國有12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超額完成了全年任務,扶貧力度前所未有。脫貧開發實現了良好的開局,目前,我們國家還有4300多萬貧困人口,這些老百姓很多還生活在一些自然條件惡劣、產業基礎非常薄弱的地方,所以脫貧的難度就越來越大,應該說剩下的都是“硬骨頭”。
2017-03-09 09:38:01
許家印:
如何啃這些“硬骨頭”?我認為,首先是需要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等綜合措施,需要“輸血”,更需要“造血”,需要見效快,更需要著眼長遠。我們通過幫扶大方縣切身體會到,產業扶貧是非常重要的,就地扶貧如果沒有產業的支撐,就很容易返貧;搬遷扶貧如果沒有產業的依托,就很容易搬得出而穩不住。貧困群眾的主要生產資料是土地和勞動力,只有依靠發展產業,把貧困群眾的土地和勞動力轉化為家庭的收入,才能實現脫包養故事貧。
2017-03-09 09:39:01
許家印:
我們幫扶大方的30億資金,有一半是用在產業扶貧上。怎樣才能做好產業扶貧呢?我認為有三個關鍵點非常重要:一是成立合作社,二是因地制宜地發展產業,三是引進上下游企業。
2017-03-09 09:40:42
許家印:
首先是成立合作社,有40%以上貧困群眾是因病致貧,有的人基本沒有勞動能力,還有的老百姓要么缺資金,要么缺技術,要么就不懂經營,這就需要合作社把他們組織起來,通過土地入股、分紅,以及力所能及的勞動收入,來實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2017-03-09 09:41:25
許家印:
第二,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產業。貧困地區的資源條件各不相同,有的地方適合種糧、種棉,有的地方適合種瓜、種菜,有的地方適合養豬、養牛,有的地方適合鄉村旅游等等,這就需要因地制宜地好產業,因地制宜地發展產業。
2017-03-09 09:42:11
許家印:
第三,引進上下游企業。農產品市場經常波動起伏包養網ppt,很多老百姓不知道種什么,也不知道種多少,甚至有的也不知道怎么種,也不知道賣給誰。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引進上下游的企業,在產前根據市場指導生產;在產中提供生產資料、幫助生產管理、提供技術服務等等;在產后上門收購,并銷往市場,形成供產銷一體化的產業經營模式。
2017-03-09 09:44:09
許家印:
總之,一句話,我認為成立合作社,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引進上下游企業是我們產業扶貧的三要素。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謝謝大家。
2017-03-09 09:44:21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
請問許家印委員,一方面,國外有很多評論稱中國房地產市場杠桿率過高,市場有金融風險,另一方面,最近房地產調控政策、限制開發商發行債券的政策,請問您怎么看待中國房地產內部的風險?另外,請問近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又會怎么影響恒大的融資?
2017-03-09 09:44:34
許家印:
去年開始,國家提出要去庫存,應該說是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價漲得比較快,國家采取因城施包養網dcard策,及時進行調控,比如現在很多熱點城市限購、限貸、限價,最近國家還專門提出,這些熱點城市金融機構的資金不可以拿去買地,這些調控措施都是非常好的。
2017-03-09 09:47:42
許家印:
但是,三四線城市庫存還相對比較大的。現在國家的房包養網地產調控政策繼續對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是總的基調。尤其是現在國家對于房地產調控采取的因城施策,這和過往幾年不一樣,這是最大的區別。中國之大,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之間,經濟發達程度和各方面都不一樣,東西部也不一樣,南北部也不一樣,采取因城施策調控措施還是非常正確和合理的。我相信中國房地產一定能夠非常健康地發展。謝謝。
2017-03-09 09:47:59
農民日報記者:
我這個問題提給王文彪委員。生態產業扶貧是我們一些資源條件惡劣地區脫貧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知道,政協委員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包括治沙扶貧。請問您認為,如何通過生態產業扶貧來推動脫貧攻堅?謝謝。
2017-03-09 09:48:41
王文彪:
我在生態領域進行產業扶貧,應該說走了30年了,比較漫長,有很多感受,有很多的體會。去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的政協聯組討論上,發表了關于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講話,他同時希望和要求,我們非公有制經濟要積極參與“萬企幫萬村”的精準扶貧行動。
一年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越來越好了,發展勢頭越來越好了,發展質量也越來越好了。特別是就非公有制經濟參與“萬企幫萬村”的精準扶貧勢頭很猛,數量很多,行動很快。去年到現在,我們大概有22000家民營企業與20000多家貧困村建立幫扶關系,實現互動收益,效果很好。目前,我國還有4000多萬人口沒有脫貧,這4000萬人口主要集中在荒漠化地區、石漠化地區等生態脆弱的地區,在這個地方扶貧攻堅是困中之困、難中之難、貧中之貧,難度很大,既要解決生態問題,還要解決他們富起來的問題。
因此,我的體會是在生態脆弱的地區進行精準扶貧,應該解決三重問題:既要解決綠起來的問題,還要解決富起來的問題;既要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也要解決他們的生態問題;既要解決他們的產業問題,同時還要解決他們的脫貧問題。只有這樣,我們這幾年的扶貧攻堅才能站得穩、立得住、不返貧、可持續。
2017-03-09 09:49:04
王文彪:
前天,就在這個記者會的會場,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同志在記者會上舉了億利治沙扶貧的典型案例。大家對庫布齊不陌生,我們經過近30年的堅持,就是通過這種生態與產業、企業發展與生態治理相結合的措施,讓一座沙漠變成綠洲,讓一方百姓實現了富裕,我們在沙漠地區建了生態旅游小鎮,農牧民用拉駱駝、騎馬、做羊肉參與旅游,成為小老板,所以記者朋友們庫布齊吃牧民煮的羊肉,太好吃了,南方人不吃羊肉有膻味,但是只要吃庫布齊牧民煮的羊肉特別香。所以,現在游客大約有幾十萬人。再比如,我們在荒漠化地區建立產業小鎮,讓農牧民進行養殖,發展訂單農牧業,這些效果非常好。還比如,說我們在生態修復過程中要大量的勞務,我們組織了近300支貧困農民組成的民工連隊,經過認真的訓練,變成我們的產業工人,不僅在那個地區做,而且現在在全國做,甚至到沙特進行勞務長期包養輸出。所以,一個人打工,一家脫貧,這些措施還是很不錯的。
庫布齊模式就是“三個結合”,就是富起來和綠起來的結合,就是企業發展和生態治理結合,就是生態與產業結合。目前,我們把這“三個結合”已經輸出到西部幾大沙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謝謝。
2017-03-09 09:51:21
中國網記者:
請問李彥宏委員。最近,國家批準了幾家民營企業參與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科研工作,您如何看待民營企業承擔科研的國家使命,以及前沿科技成果如何及時有效地惠及民生?謝謝。
2017-03-09 09:56:包養13
李彥宏:
這個問題我聽著話里有話,說民營企業居然也能夠參與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研究工作,我覺得肯定這里頭有偏見。民營企業在創新的能力上,我認為是不差的,應該是不比國有企業差。我看到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過,全國的研發經費占GDP的總比例大概是2.5%左右,在央企當中,央企的研發費用占他們的總收入比重只有百分之一點幾,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民企像百度這樣的企業,我們這兩年,差不多都是研發費用占總收入比重在15%左右,是很高的。所以,不要認為民營企業就是鼠目寸光,只看眼前的利益,不看長遠利益,不愿意在研發上投入。我認為不是這樣的,這是偏見。
2017-03-09 09:56:26
李彥宏:
其次,如果我們跟一些科研機構比的話,在很多領域包括研發能力上也有獨到之處。今年夏天,我在美國硅谷跟一些業界朋友吃飯聊天,其中有一位斯坦福的教授研究人工智能,他跟我們說,我們現在在學術界已經不研究深度學習。大家知道,深度學習在人工智能中是最熱門的子領域,原因是因為我們研究不過工業界,工業界一方面有大量的數據,另一方面,在研發經費上也遠超學術界,所以像類似于深度學習這樣的領域,翻譯成國內語言其實就是民營企業,在這方面、這些領域其實還是非常有優勢的。所以,我覺得民營企業也好,國有企業也好,大學或者研究機構也好,都有各自擅長的地方。讓民營企業來參與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研究工作,甚至牽頭去做這樣的工作,我認為都是合適的,我覺得國家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2017-03-09 10:02:05
李彥宏:
像企業做研發,其實還是非常注重實效的,你問這些研究成果怎么能夠很好的惠及民生,我認為這也是民營企業的一個優勢,他們在做這些東西的時候,不是為了做研究而去做研究,而是這個東西將來能不能真的被市場所認可,所使用,我們這些做技術的人,和科學家不一樣,科學家可能想搞清楚世界上只有5個人只能搞清楚的問題,但是做技術的人,是想作出一個東西來,世界上有5包養意思億人、5包養網推薦0億人能夠從中獲益,這是我們的理想。所以,我覺得很多這種技術在民營企業的手上,可能會更快地推廣到市場上,更早地去惠及更多人。
20包養網站17-03-09 10:02:16
李彥宏:
剛才前兩個問題我聽到都是在問有關養老的,其實技術在這方面也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比如我們可以做一個陪伴機器人,現在的技術已經可以做到了,你給我講一個笑話,他就講一個笑話,問明天天氣怎么樣,他告訴你風力多少,PM2.5是多少,很多簡單的要求,他都可以滿足。但是要做到現在視頻直播說賣萌那些,可能還有一些距離,但是一般的需求已經可以做到了,這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例子。過去幾年,我在政協的很多提案都是用技術怎么來惠及民生的,怎么樣在交通燈的設計上讓時間更合理一些,減少擁堵,或者走失的兒童怎么用人臉識別的技術找到,即使過了很多年以后還能識別出來等等。我認為技術在民營企業的手上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2017-03-09 10:02:26
法新社記者:
我這個問題提給李彥宏委員。剛才您所談的內容的一個后續的跟蹤問題,剛剛我們提到了國家現在支持一些民營企業建立國家實驗室參與研究。那么我的問題是,首先在國家的支持下,我們的民營企業進行了很多研究,尤其是關于自動駕駛的汽車或者人工智能的研究,您是否認為國家的支持是重要的?另外,中國在這些方面有沒有更大的發揮作用的空間?還有人會認為現在有一些中國的企業過多的依賴國家的支持去進行這些研究,是否會影響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2017-03-09 10:06:43
李彥宏:
我覺得國家的支持還是很有必要的,對于我們這些民營企業來說也非常重要,中國的政府在整個中國的經濟當中確實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有一些產業政策的引導,哪怕是一些大領導到企業去看一看,包養網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鼓勵。但是,說實話,對民營企業來說,我們更多的還是靠市場,靠市場的認可,在自由經濟的競爭當中,獲得了用戶、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這樣做起來的。
當然,我覺得中國這個市場確實有它的特點,跟美國和法國不太一樣。比如剛才包養網我也講到政府可以起更大的作用,在人工智能的領域很多數據是在政府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