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春色滿園宜居城 美麗建設正當時 _ 中國發展門戶網08靠設計視覺-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c5a7e9bafbf4.76433663.

原標題:成都:春色滿園宜居城 參展美麗建設正當時

  成都天府綠道

(資料圖片)

  桂溪生態公園

(資料圖片)

三月的成都春風拂面,草長鶯飛。脫去冬裝的市民紛紛走出家門,沐浴陽光,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走在成都的街道上,隨處可見展場設計的綠道儼然已經成為市民踏青休閑重要場所,各種湖泊、濕地旁都是慢跑、散步的人群。近看花團錦簇,遠眺西嶺雪山……成都,儼然就是一座繁花競開、綠水相繞的天府之城。

2018年,大圖輸出成都市“兩會”審議通過《成都市總體規劃(活動佈置2016-2035)(送審稿)》,“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新概念正式被提出,逐步讓規劃成為現實。

綠色,如今已成為成都的底色。在思考城市可持續發展、讓市民生活更美好的過程中,成都正在為世界提供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方案”。

探索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建設美麗展覽策劃宜居公園城市,成都有著獨特的歷史互動裝置基因。

大家熟悉的“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寫的就是古蜀創世紀故事。彼時成都平原得以同關中平原、黃河下游平原并列成為中國最早的三大農業文明發源地,由此戶戶耕讀傳家、盡享太平。

先秦時李冰父子治水修筑都江堰,滋養了川西平原的沃野千里。因為都江堰,成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態城市”范本,當地人為此驕傲得緊——“天下一座都江堰,蜀人矜夸兩千載”。

李白用“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描繪成都的驚艷之美,杜甫在此結草為堂,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道出了當時成都的絢爛錦繡,陸游當年走馬錦西城,發出了“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之感嘆……

千百年后,成都繼承的還是那種對優美生態的保持和發展。與此同時,成都并不經典大圖滿足于那種繁花競開、綠水相繞的風景,而是整體思考,如何才能建造一座讓人更幸福的城市,怎樣才能發展綠色低碳的城市。于是乎,“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目標誕生了。

當“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新概念正式被提出后,作為技術支撐的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掛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個專門研究公園城市的研究機構,以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為主體,聯合清華大廣告設計學、同濟大學等科研啟動儀式單位共同組建。

按照規劃,成都建設美麗宜居示范城市的路徑日漸清晰:到2020年,公園城市特點初步顯現;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開創生態文明引領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美麗沈浸式體驗宜居公園城市。并創新性地提出,營造綠色舒適的公園式啟動儀式社區。

平面設計

綠色已然成為成都的底色

3月,錦城綠道一期,這里的自行車高速路已經貫通并向市民開放。緩坡、綠堤、草坪、蜿蜒的休閑步道、寬闊的親水平臺……成都市民又多了一處休閑觀景的好去處。今年春節期間,剛剛開園的江家藝苑更是成為假期游客出行游玩的打卡點。

除了節假日的火爆,綠道在市民日常生活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沈浸式體驗要的開幕活動角色。在綠道上,“成都市老體協徒步暴走俱樂部”的會員們定期組織徒步游;熱愛跑步的市民出門就可以在綠道上奔跑;錦城湖還吸引了四川首位女子皮劃艇世界冠軍青睞……每一位走上綠道的市民都在為這綠色的新生活而喝彩。

按照規劃,全平面設計域規劃總長1萬多公里的天府綠道,包裝設計以“一啟動儀式軸、兩山、三環、七帶”為主要內容,分為區域綠道、城區綠道、社區綠道三級,也為成都打造公園城市串起“骨架”與“脈絡”。建成后,天府綠道將覆蓋成都全域,串聯起成都境內的生態區、公園、小游園、微綠地,將整個成都變為一座巨大的“公園”。

除了綠道,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項目同樣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全國首創的城市森林公園,空間包裝設計尺度絕無僅有,是全世界最大的位于城市內部的森林公園。多彩森林、湖光掠影、田園風光、特色小鎮、特色村落……開建一年多來,通過大面積增綠增景,因地制宜建設步道、觀景亭臺等設施,城奇藝果影像市森林公園的不少地方已成了“網紅打卡舞臺背板攤位設計地”。而這樣的建設工作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人、城、境、業的和諧統一

碧綠的湖面不時有白鷺掠過,湖邊不時閃參展過騎行者,透過掩映的樹叢,不遠處的城市建筑群清晰可見……家住青羊,每到周末就開車往興隆湖跑,已經成為Wo舞臺背板rKING文創孵化器負責人但虹的“常態”,“或約三兩好友,或帶家人一起,在這么美麗的環境里,辦事效率高,親情更加濃。”

喜歡漂泊的但虹在北京、活動佈置上海和新加坡等地都生活過,最終選擇了在成都落戶。“在成都生活,就像是生活在一個大公園里,整個城市都像是建在公園里面。公園城市,讓人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虹說。

如何理解成都廣告設計要建的公園城市?其一是實現以“公園形態”為基調的樣貌;再深一層,建設中要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實現可持續發展;最終,要成就公園城市,成都根本上要達成的任務是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真正達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概括說玖陽視覺來,成都要向世界展示的公園城市主要有四個內涵特征:“以生態文明引領的發展觀,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構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體的生態觀,突出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

成都的實踐還有著不一樣的世界意義。首屆國際城市可持續攤位設計發展高層論壇上,聯合國人居署等國際組織發布了首批五個“國際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成都就是其中之一。

在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過程中,一切沒有先例可循,這是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對標未來城市,這是人形立牌一次勇爭潮頭的嘗試。成都會給世界提供一個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方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人形立牌2019年03月29日 第 09 版)

TC:08designfollow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